限聚指數 (GGPI)


2022年12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評論影片
2022年12月30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今天作出以下總結:「自從香港民研於 2020 年 4 月開始進行疫情指數研究以來,我們注意到有關研究結果對政府政策幾乎沒有影響。
...閱讀更多儘管如此,我們一直以最負責任和最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因為我們認為科學地記錄民情民意非常重要,即使我們的受眾不是這一代人。多年來,我們發現香港人對限聚令的接受程度一般與感染病例數呈協變關係,但總是遠低於現行禁令。例如,在解禁前一天,市民普遍願意接受17人的限聚令,但政府的禁令卻停留在12人,導致83%的人認為禁令過嚴。由於這種認知差距,以及政府對這些數字的麻木和遲鈍,政府的民望支持率一直低企。現在政府撤銷限聚令,但仍然強制市民佩戴口罩,民望如何改變,值得觀察。」
新聞公報
2022年12月20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隨著一系列專家就新冠病毒致死率降低的定論,大眾對新冠肺炎的恐懼也逐漸降低。就限聚指數而言,
...閱讀更多當下政府的法令仍然是和市民期望頗有距離的,目前在港的大型聚會的眾多密集人群(如工展會/演唱會)足以印證這點。對於食肆商戶來講,免除安心出行是有利推動消費的,不過要出示疫苗注射記錄則有些動機不明,也希望可以盡快免除。時近年底,零售業興旺的場面還未出現,原因之一是市民的消費信心問題,這在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整體經濟仍然疲弱,對於香港這個外向型經濟城市,如何在可見未來盡快復甦,是一個比處理新冠病毒更棘手的問題。」
新聞公報
2022年12月09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確診數字天天上升,疫情現在是否嚴峻?如果我們現在是嚴峻的話,為何昨天又放寬防疫措施?如果是不嚴峻的話,
...閱讀更多維持0+3、口罩令﹑限聚令﹑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又有什麼意義呢?但無論嚴不嚴峻,這些措施現在對控制疫情根本沒有用,但對打擊經濟很有作用。」
新聞公報
2022年11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評論影片
2022年11月04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政府11月3日起再放寬防疫措施,燒烤場重開,餐廳食肆、表列處所的營業時間將不再受限制。限聚令人數亦由4人放寬至12人,與餐廳食肆12人一枱的人數上限一致;...閱讀更多宴會人數上限維持240人;酒吧、夜店每檯人數限為6人,但出席宴會及到酒吧仍須快測陰性。政府早前已放寬旅客入境酒店檢疫要求,由9月26日起抵港人士檢疫隔離日數改為「0+3」,即不需酒店檢疫,只需進行3日家居醫學監察。事實上,巿民更期待政府能夠為巿民搬一次龍門,完全解除相關措施,讓香港能夠走向真正復常之路。」 新聞公報
2022年10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評論影片
2022年10月14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現在全港商界都嚷著要求放寬到0+0,但我認為放不放寬已經無所謂了,因為現在已完全錯過了0+0開放的時機。...閱讀更多大部份人都幻想放寬到0+0後經濟就會復甦。最絕望的真相是,在放寬後發覺經濟毫無起色,原本很多在硬撐的公司,包括飲食業和旅遊相關的行業就會一下子全面崩潰。全面衰退的禍根早已被種下,不能回頭。另外我要勉勵一下因免針紙作廢被辭退的朋友,千萬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因為現在各行各業因移民潮都很缺人,而你不是因工作能力原因被辭退的,絕對會是被極多公司搶奪的員工。」 新聞公報
2022年09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評論影片
2022年9月23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疫情自2019年初爆發至今,香港緊隨『清零』政策,令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閱讀更多然而漫長的抗疫戰,用經濟、民生作抵押,嚴厲的出入境政策,更對各行各業營商帶來不可挽回的打擊。病毒為求生存,尚且懂得展示變變變生命力,香港要與國際社會接軌,同樣亦要展示靈活的適應力,配合瞬息萬變的環境。香港庫存是歷代香港人點滴累積回來的成果,不計成本不惜代價的抗疫,情節如同倒錢落海,相信亦非港人所願。」 新聞公報
2022年08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評論影片
2022年8月19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進入暑假,隨著不少大型活動,例如書展、美食博覽、動漫展等陸續展開,人流聚集已經常態化了。...閱讀更多限聚指數維持在13-14這個數值,表示市民對政府目前限聚的力度並不支持,更多是寄望口罩和疫苗等免疫措施能提供防護。近期每天超過5000宗確診,看來免隔離通關短期內是不可能了。另一方面,政府調整了到港人士的隔離期,也爭取縮短了回內地的酒店隔離期,數字上大家感到好過一些,但在經濟上來講,旅遊和飲食業的困境沒有實質的改善,近來一些老字號的食肆結業,其實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新聞公報
2022年07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評論影片
2022年7月22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近期,政府抗疫專家顧問團的專家們紛紛表態認同香港可實行『混合免疫』,即讓社區透過疫苗接種和低度傳播產生自然感染。...閱讀更多但這卻與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的看法不一。昨日,盧局長更表示專家組日後應統一發布消息,減少訊息混亂。以『混合免疫』為例,『統一意見』的做法只會令政府在與專家組意見不一時,更難進行公眾解說。另外,在教育方面,因為今年暑假縮短了,不少非學術類的教育中心都沒有如以往一樣舉辦暑期課程,令經營情況雪上加霜。所以,如家長們過往有於教育中心為子女報讀相關課程,建議可以繼續支持他們。否則,這些教育中心便會很大機會倒閉。」 新聞公報 評論影片
2022年06月份
日期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6月24日 新聞公報
2022年6月10日 新聞公報
2022年05月份
日期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5月27日 新聞公報
2022年5月13日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5月06日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04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4月26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不少人仍然十分期望政府放寬限聚措施。不過,政府因為害怕疫情反覆而要維持四人限聚。...閱讀更多事實上,因為市民的抵抗力都提高了,政府應在母親節前從善如流,讓市面活動回覆正常一些。另外,如果不能對內地通關,便要考慮向外國通關。」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4月12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本人歡迎復課,畢竟政府在疫情初期和中期給我的印象令我以為要等清零才可復課。...閱讀更多我向來都建議政府盡早復課,因為停課比疫情對學生和家長的損害大得多,而林鄭特首前天也指出『我們處理的是傳播性極強但病徵極少、殺傷力亦不是很大的Omicron病毒。』這與我在第5波疫情之初就提出的說法一致。現在除了處理學校復課的程序外,更需要處理的是家長對復課的疑慮。大多家長未必是最擔心孩子染疫後的病情,而是孩子染疫後需要遵守的隔離措施,例如是否需要單獨入隔離營,沒有染疫的家長是否可一起等等,這些都需讓家長盡早知道,以盡量減少家長以及市民對復常的恐懼。」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03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3月29日 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政府過往錯失不多時機,致未能控制病源,及切斷傳染途徑,和照顧較易得重症的人群。...閱讀更多政府同時亦應將『打針』這一環處理得更好。至於限聚令,除了比較複雜外,也沒有好好執行,漏洞處處。這些,均令政府抗疫的形象受損。」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3月22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第五波疫情爆發,香港不惜一切跟隨國家動態清零,可惜自身條件不足,政策頻頻修改,令巿民無所適從。...閱讀更多日前又公布最新社交距離措施,指疫情下月20日後無反彈並呈下降趨勢,會在下月21日起,分三階段逐步放寬措施。只望政府勿再朝令夕改,能真正急巿民所急。」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3月15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特首昨日提到暫時不會在防疫措施上加辣,因為現時已是歷來最辣,且要考慮承受能力,但現在不是放寬的時候。...閱讀更多這令我認為政府真的需要再推出多一輪防疫基金,因為停業處所的承受能力真的已經去到極限。上輪防疫抗疫基金落實之時指定處所只需停業到二月下旬,其後才宣佈需要一下子停業到四月下旬,而且至少四月下旬才能開業的停業處所並不能受惠於四月初推出的消費券。『合法拖租』只有3個月,限期已快到。財政預算案也顯示政府上個財政年度仍有盈餘,很應該還富於民。特首在上星期六還說過在防疫上政府不缺錢,對嗎?」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3月8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這一周疫情不是嚴峻,是失控了。政府的能力已經不會為業界和市民帶來期望,無需民調,...閱讀更多政府受信任程度都肯定創新低了。限聚令已經失去實際意義,因為市面大量的商戶或倒閉或因員工確診而關門,基本聚無可聚。綜觀香港社會,在疫情失控和施政混亂雙重打擊下,全方位都沒有任何避難所。專家意見和官員回應更是經常矛盾,業界和市民都無所適從。為政如此,港人之劫。」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3月1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香港抗疫未如理想,病毒大規模擴散,每日過萬宗確診,對香港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損害。...閱讀更多巿民為全民檢測做準備,但卻沒官員可以清晰講解指引。為此,實現動態清零,同時亦要『動態執生』,雙管齊下,才能令香港抗疫成效大增。」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02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2月22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連大陸來港的防疫專家也看不過眼,建議香港專家團公開死亡數字細節,也不需公佈初確數字,目的是為了減低市民的恐慌。
...閱讀更多他們認為香港的醫療資源過於緊張的原因,是香港市民過於恐慌。香港政府為了谷針,不斷散播恐慌,最後就被這些恐慌反噬。」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2月15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面對幾何式增長的確診數字,市民比之前更多認同需收緊限聚。現階段的各類場所限聚和將要採取更嚴厲的措施,業界也是無奈接受,其中涉及的損失已是毀滅性的。...閱讀更多反觀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醫療系統,就已經崩潰,政府對於公共醫療承受的超負荷完全沒有對策,以一個國際性的發達城市來講,顯然是不能達標。」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2月11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論到動態清零,抗疫去到現實執行層面時,盲目追隨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後果就是徒勞無功,就像現在醫院不夠位把全港的確診市民全都收留,也像竹篙灣不夠位困住所有密切接觸者。...閱讀更多現在香港就像一隻快要沉沒的大船,因來自船公司的命令,船長正要求船員和乘客用手掌把湧入的海水『清零』,最後只會令大家都筋疲力盡跟隨破船沉入海底。早知如此,倒不如留下力氣跳入海中游泳。不要忘記,我們本已懂得游泳了好幾千年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2月8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動態清零』是香港抗疫的科學選擇。為此,我們要堅決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閱讀更多免病毒大規模擴散,對香港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損害。即使處處見人龍,日日無工開,我們都要實現動態清零的方向,嚴禁錯誤論調大行其道、混淆視聽,動搖香港全社會的抗疫信心,影響抗疫成效。」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2月4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不久之後,疫苗通行證將會把香港人分成兩類,『疫苗人』與『非疫苗人』。兩類人之間的矛盾可能會在短期急劇...閱讀更多出現,因為這措施令兩者從日常生活上顯眼地分了出來。兩類人之間需要更多的互相體諒,不然社會就會像三年前的黃藍之分,在家人、朋友之間再次經歷撕裂。要記得這個政策的始作俑者是政府,而不是你身邊的人。無論是哪類人,他們都負上了很大代價。」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01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1月28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最近疫情數字對於一般人來說算是『好有壓力』,所以不少飲食及零售業界對於政府將社交距離措施延至2月17日均表示十分無奈。...閱讀更多期望政府能採取主動及盡早推出一些補貼或賠償等方案,日後亦應細化行業內防疫要求,避免『一刀切』推行防疫措施令整個飲食行業都受影響。」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1月25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全球大部分地方疫症開始完結之際,香港的疫情才揭開序幕。Omicron 和 Delta 變種病毒夾擊,巿民大眾才討論『清零』與『共存』的議題,...閱讀更多似乎是後知後覺。病毒清零從一開始已知是不可能任務,與其投放大量資源作無了期抗疫,倒不如認認真真重整步伐,向共存方向出發,也讓巿民重回生活正軌,懇請政府慎重考慮。病毒為求生,都會變種變種再變種。疫症當前,香港政府為求存,會變陣變陣再變陣嗎?」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1月21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英國已經成功實行『與病毒共存』策略,撤銷了『口罩令』等大部份的防疫措施,真正回復正常生活,英國市民為此...閱讀更多歡呼慶祝,相信不少實行『與病毒共存』的國家都會陸續步入此階段,包括鄰近的新加坡和韓國。這邊廂的香港卻正為殺死寵物而憤怒、新春不能團聚而失望、停課而令學生失去全面的學習機會、追究防疫基金派得夠不夠而議論紛紛、追究誰沒有做好防疫而互相指責、為停業裁員而生活不繼、每天生活得戰戰兢兢。香港抗疫至今已經踏入第三年了,我們十年後是否還在抵抗第二十波,是否還需要每三四個月就要停業兩三個月,而且永不能出國旅遊,而國外的世界卻像平衡時空般快活地生活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1月18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業界因著新一輪的防疫政策而要設法自救,例如花農要尋找場所出售年貨,旅遊巴司機亦希望能安排接載乘客。...閱讀更多過年期間因為沒有晚市堂食,令不少市民今年過節的心情都受到影響。相信市民會減少外出,或減少活動的規模,或轉為較靜態的活動。」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1月14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特區政府對Omicron變種病毒帶來的第五波疫情如臨大敵,全民檢測處處皆見,6點後晚巿停業,香港儼如死...閱讀更多城,直接影響經濟活動和巿民生計。本人再次建議政府研究與病毒共存方案,勿再危城自困,盡快回復巿面活動,讓巿民重過正常生活。」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1月11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一眾高官和立法會議員們自己都心裡明白病毒並不可怕,否則也不敢參加近兩百人的派對...閱讀更多。我認為他們是親身示範了『與病毒共存』的做法。不害怕疫症的香港人應要求政府放寬限聚令,令香港人也可以和高官一樣繼續開派對。我始終提倡『與病毒共存』的方式對待疫症,我相信商界也有很多人和我抱有相同想法。事實上已經有愈來愈多科學和醫學數據顯示Omicron並不可怕,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1月7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各行各業的最新情況可謂雪上加霜,一來因為通關遙遙無期,二來因為突如其來的限聚規定...閱讀更多。當然,取消大型活動亦影響到一些商戶。同時可見不同行業也有立即向政府反映問題及要求相關救亡措施。各行業本來預期疫情情況已相對穩定,可惜臨近過年卻遇上新一輪的疫情,令生意受到影響。」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2年1月4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特區政府本來計劃12月10日與國內通關但因為全球正爆發Omicron變種病毒個案,令計劃暫時擱置。...閱讀更多日前傳出政府會暫停全港晚巿,更引起一陣恐慌。防範變種病毒,政府繼續谷針,要求巿民接種第三針疫苗,並進一步收緊駐港機組人員檢疫安排,隔離期從三天延長到七天,取消豁免檢疫,已可加強把關。停巿此擾民之舉,直接影響巿民生計,建議政府三思而行。」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2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2月28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林鄭特首已上京述職回來,但依然未能為港成功爭取通關。原因可能在於中央認為...閱讀更多並沒有必要與香港通關,加上西安疫症再度大爆發以及要應付冬奥此頭等國家大事,如與港通關只會令國家徒添變數。最想通關的,可能是急於開展施政報告中的大灣區大計的林鄭特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2月23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節日『做冬』剛過,部份食肆及家庭飯聚已回復正常。但似乎市民出外慶祝就比過往少,...閱讀更多而轉為在家安排食材及聚會。另外,在通關方面,業界則期待經一段時間的磨合後,有機會回復以往的水平,而非只限於現在的配額。中小企亦預期疫情臨近尾聲,以『獅子山下』的精神努力應對緊接著的節日檔期。」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2月17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特區政府本來計劃12月10日與國內『通關』但因為全球正爆發Omicron變種病毒個案,令計劃暫時擱置。...閱讀更多為有效防範變種病毒,監控疫情,除繼續谷針,檢視巿民接種第三針疫苗的可行性外,更將全球幾十個出現Omicron變種病毒個案國家都列為較高風險地區,變相令香港與全球隔絕。疫情與流感已經成為地球風土病,與病毒共存,根本是唯一出路,本人再一次建議港府早着先機,勿再猶豫。」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2月14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特首上星期宣佈通關的消息時指,通關名額將優先處理商務公務人士。事實上為了通關,...閱讀更多所有香港人已經作出了大量的讓步與犧牲,包括『清零』相關的所有措施和為加強監控而帶來的大量不便,最後換來的竟只是為了少數的特權階級的通關免隔離便利。如果真的要這樣實行,屆時相信會惹來大量為支持通關而作出犧牲和讓步的普通市民的不滿。」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2月10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現時中小型食肆因受惠於消費券而在生意上略有好轉。不過,大型食肆則...閱讀更多因面對的客戶群偏向遊客及主要做婚宴團餐的生意而不見受惠。雖然市面消費有所回復,但節慶氣氛就較為冷清,應該一兩星期後才會變好。」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2月07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政府因應防疫政策制訂的每個措施,無可倖免都會影響業界生意,業界根本無商榷餘地,只能服從。...閱讀更多業界人士一般傾向配合相關措施,與內地通關後,政府可以放寬現有防疫措施,包括4人限聚令及食肆營業時間,如容許B類食肆晚市堂食延長多一小時。令業界可以趕及聖誕新年做生意,盡快恢復營商環境。」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2月03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新冠病毒經歷了多次變種,今次到了Omicron 登場。多間藥廠均宣佈需為 Omicron 重新研發針對性的疫苗,...閱讀更多因舊的疫苗作用不大。港府正在谷針的復必泰和科興疫苗,是只針對最原始的版本研發出來的。當不斷有新變種出現的時代,谷針的目的除了交數和安心之外,對真正防疫似乎沒有多大作用。」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30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近期市民主要關注通關和打針,而這兩項政策又對旅遊和飲食業尤為關鍵。可是,...閱讀更多公眾對各種資訊都掌握得不多。例如,在「如何杜絕或防止高危人士來港」、「注射疫苗的目標是否要達至 99%」等問題上,政府應集中及定期發放資訊,向市民溝通更多,才能令公眾對各種資訊都掌握得更為清楚。」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26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為迎接下月十日香港與內地有限度通關,安心出行將於12月9日全面使用。巿民無論去到那裡,...閱讀更多基本上都要透過安心出行報告行蹤,以便政府監察疫情。然而,巿民更期待的是,政府可以順勢放寬,或甚直接取消限聚令,讓巿民可以重回昔日生活正軌。本人非常建議政府順應民意,讓巿民可安心參與節慶大型活動和一般家庭聚會,免受599G的困擾。」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23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如果香港只行『清零政策』,根本不需要推高疫苗接種率。為了和大陸通關,...閱讀更多政府不斷要求香港推高接種率,是準備『與大陸的病毒共存』嗎?」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19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雖然在實行上有些許不便,但市民均已慢慢熟習使用『安心出行』。不過政府及專家組在防疫政策方面,...閱讀更多應提供更清晰及更具說服力的指引及條例,讓市民可『安心執行』。同時亦應多重視及欣賞市民過往的努力,而非我們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15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政府繼限聚令、安心出行後,最近透過專家放風推出『疫苗護照』的防疫措施。政府防疫政策嚴謹兼不合比例,以谷針為由限制巿民...閱讀更多活動空間,甚為擾民。為此,本人建議政府應先從巿民遇上實際情況從長計議,勿以威迫方式強迫巿民配合政府,以免引起反效果,至得不償失。事實上,清零政策根本已不可能,與病毒共存才是出路。」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12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成員任偉豪指出:「本港昨日起可開始打第三針疫苗,但眾多已接種的感染個案已證明疫苗無助於剪斷病毒的傳播,即是說第三針接種與...閱讀更多『清零政策』無關。相反在『與病毒共存』的歐美地區,因人們都暴露在容易感染的環境之下,持續接種疫苗才會變得更有意義。在香港,第三針只剩下『安心』和滿足通關條件的作用。」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09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轉眼已近年底,(免隔離)通關的話題又成焦點,政府官員、抗疫專家及民間各處不同的消息都指向了通關條件 – 疫苗接種,...閱讀更多病例追踪,限聚令。目前大家對限聚令的反對都已經麻木,另一邊政府就繼續擴大疫苗接種的力度,兼利用安心出行來強化追踪手段。這些做法本來沒有大的邏輯錯誤,但政府總有辦法把事情都搞到不倫不類,兩頭不討好。」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05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政府近日透過傳媒放風,透露中港兩地免檢疫通關有望於本年底率先試行,涵蓋範圍包括商界、探親、恩恤及奔喪等人士,商界每周會有1,000個名額。不過,...閱讀更多在疫情受控及本地清零多日,限聚令仍繼續執行,防疫措施不單無放寬,反而繼續收緊,港府更規定巿民進入政府設施必須使用『安心出行』,令民怨四起,零售業、飲食業界叫苦連天。政府如堅持全民安心,本人建議政府應先取消限聚令,增加巿民使用『安心出行』的理據。」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1月02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安心出行昨天開始在大部份政府相關處所開始強制使用,令到不少長者與低收入人士大出血,有錢買手機的就要花錢買手機,...閱讀更多沒有錢買手機的就要到超市或領展的街市捱貴餸。在長期已清零的時候再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用意是在展示權力,還是在為健康碼鋪路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0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0月29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日前港府延續現行社交距離措施維持14日,民意對4人限聚的門檻也延續了反對的主流態度。食肆對進一步放寬餐宴人數一直有...閱讀更多期望,但看來未來一段時間,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改變了,業界唯有繼續堅守。旅遊界別無論僱主或僱員團體都發聲要求港府盡快達成免檢通關,甚至民間也對政府的慢動作有強烈的指責,市民唯有一面埋單,一面抱怨。」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0月26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政府實施『限聚令』已經接近兩年,除疫情開始時曾作出補助外,2021年完全沒有任何補貼,中小企只能繼續苦撐,營業額因疫...閱讀更多情至今仍未回復正常。以疫情現況,政府可考慮隨着潛伏期結束,病例沒有增加,嘗試分階段解除食肆、酒吧及健身室等室內限聚令,讓業界可重回軌道。」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0月22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教育局早前訂立了達到七成疫苗接種率的中學班級就可復課的準則。直到本月,只有不足一半的班級能達到此門檻,...閱讀更多對教育局而言是未如理想的。我認為教育局應下降接種率門檻,令更多中學可回復全日課。但由於中央認為香港的防疫措施不夠嚴謹以至不能通關,令降低門檻的要求看來不太可能實現。另一方面,現在在沒有通關的情況下,香港的經濟持續復甦,失業率持續下降,市面上也越來越興旺,可能會令愈來愈多香港人開始覺得香港的經濟不用依靠大陸也是可行的,相信這是中央政府不樂見的情況。」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0月19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新冠疫情緩和,確診個案維持低水平,政府放寬社交距離、餐飲聚會等防疫措施,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延長14天,直至10月27日。...閱讀更多早前特首發表施政報告提及年底或將『通關碼』和『安心出行』合併,不排除要求全民安裝,為通關做準備。與此同時,多國面對疫情持續,已放棄確診『清零』策略,改與病毒共存。本人再次建議特區政府參考相關處理手法,為全球全面通關做準備,而非無止境追求清零,令香港困在死胡同當中。」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0月15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今年10月除了假期較多,更有消費券加持,因此市面經濟相當活躍,近350億的消費券對飲食和零售業無疑是一支強心針。...閱讀更多連帶保就業計劃,政府庫房額外支出了1200億,約為其年收入的20%,可惜這不是可持續的施政手段。未來政府如何開源以健全和優化經濟環境,還是不可迴避的挑戰。」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0月12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在港府的角度而言,雖已與中央協商通關多時,直至現在還未明朗,這可能會令市民失去港府與中央政府協作能力的信心。...閱讀更多特別是上星期特首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涉及大量大灣區規劃,會令人懷疑施政報告中的大計是否真的能夠實現。不過另一方面,我認為先讓香港觀察一下澳門先行通關的情況也是好事。」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0月8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除了市民不斷鞭策政府加快免隔離通關外,這兩天焦點都在施政報告上。在改善民生,尤其是土地供應方面,...閱讀更多政府的計劃是能夠回應社會需求的,對穩定社會也必然有效果。唯獨是未見有為整體經濟復甦的針對性措施,對疫後香港經濟仍然是缺乏全面扶持的決心。在今日的香港,中規中矩的施政已經不是令大家滿意的答案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10月5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澳門由9月25日起停課,昨日本是澳門的復課日,但因為通關時有一宗疑似個案進入了社區,令澳門昨天緊急...閱讀更多宣佈繼續停課。澳門與大陸實施免隔離通關的第四天,澳門就再次陷入全面停課慘況。根本的原因在於清零策略與免隔離通關在性質上是矛盾的。免隔離通關很容易就引入疑似個案到社區,而政府為了絕對清零,就會宣佈全面停課停工停業。希望香港政府會引以為鑑,明白免隔離通關只可和『與病毒共存策略』同步,否則免隔離通關將會是全港的學校、家長,甚至是各行各業的惡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30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有消息不斷吹風,表示香港與內地通關需要互通健康碼才可成事。我認為往內地旅客才需要安裝內地的...閱讀更多『健康碼』,來港人士則只需要安裝『安心出行』。這樣雙方既不用做數碼技術交接,而且也沒有必要所有人都重新適應新的系統。」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29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隨著消費券產生效應,本地零售飲食業回復了一點生氣,然而旅遊業卻仍不樂觀,因為它幾乎被忘記了。兩天...閱讀更多前,港府終於正式與內地洽談免隔離通關,算是一個好消息。作為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份,香港與內地通關不僅是抗疫事務,更加是民生和地區發展的關鍵。」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28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前天8個確診輸入個案中,有7個已接種兩劑疫苗;而昨天3個確診輸入個案,則全已接種兩劑疫苗。單看...閱讀更多這兩天的數據,疫苗可防止感染的說法已完全站不住腳。疫苗可達到的效果已被過分誇大,包括能達致群體免疫。如果接種疫苗是需要付費的話,恐怕已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因此,政府不需再用太大的力度去『谷針』,反正接種疫苗也不是來往中港過境的必要條件。」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27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內地與香港疫情防控工作對接會議昨日在深圳舉行,內地專家與本港官員商討逐步有序恢復通關所涉事宜及面對的風險。政府同時亦會...閱讀更多多管齊下,安排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一劑復必泰疫苗。我期望政府為巿民生計和福祉着想,盡快解除限聚令,讓民生重回正軌。」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24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香港人受困多月,近日連串假期,終於可以本地出遊。市民上週末和中秋假期無懼風險前往郊區和離島,造成多區人山人海,...閱讀更多甚至大澳花燈節的主辦方也因為安全理由宣布取消亮燈。可見市民受屈日久,需要外出減壓。政府如果視而不見,仍然高壓限聚,必有副作用。幸好,新冠肺炎疫情稍緩,否則又會有不少市民增添情緒病。」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23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教育局正在收集數據,並將在10月初公佈全港中學的疫苗接種率。在現時醫學界已發現群體免疫不再可行的背景下,...閱讀更多本人建議不再就回復全日課程設置任何門檻,和讓所有中學盡快回復全日上課。」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21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來港易』的條件十分寬鬆,並不需要打疫苗,可能是因為中央認為疫苗只能減低病癥,不能隔絕病毒,...閱讀更多功效沒有想像中那麼好。這樣的話,政府應對病徵較輕的群組,例如年輕的群組,降低疫苗接種的力度﹐把工作重點放在病徵較嚴重的群組上。」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20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全球新冠肺炎病疫情爆發至今,世界各地都以封關為防疫手段,令全球經濟出現結構性危機。病毒變種情況持續,...閱讀更多不少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人士,仍有染疫風險。個案清零只是幻覺,封關、限聚根本不設實際。業界對於持續封關和限聚已忍無可忍,只怕未染疫,已經餓死。有人更情願與病毒共存,亦不希望困獸鬥持續。期望政府認真考慮撤銷限聚令安排,讓香港重新出發。」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17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看來政府官員是不會出外就餐也不會到訪鬧市地區的。當你走進一間酒樓,或者身處鬧市,...閱讀更多你肯定對四人限聚令產生疑問,因為四處都是消費者,酒樓座無虛席,街上車水馬龍,這才是我們香港人最常態的生活方式。當限聚令不能禁止人群聚集,又未必能防止疾病傳播,那我們為何要堅持這條無效的限聚令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16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政府早前與中央達成共識,推出『來港易』措施,每天讓兩千個身處廣東及澳門的非香港居民來港,...閱讀更多對香港經濟而言是絕對好事。現時世界各地之間的通關條件幾乎都包括了接種疫苗,但卻不包括在『來港易』的條件上,寬鬆程度首屈一指,比起『與疫症共存』的地區更寬鬆。這樣看來,香港政府似乎有點誤會,在接種疫苗的緊張程度上和中央政府不一致。」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15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中秋將至,『食飯』和『團聚』是傳統慶祝活動。儘管昨天政府延長4人限聚令等措施至9月29日,...閱讀更多但不少酒樓在來一個月的三分二日子都已客滿,可見施政和民意是如何南轅北轍。與其寸土不讓堅守4人限聚,政府不如多想辦法,做好行蹤管理和疫苗接種,免得市民吃出驚喜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14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本地疫情持續平穩,昨日只有一宗輸入個案,而沒有本地源頭不明個案。不過,卻有愈來愈多學校爆發流感。由於病徵與新冠肺炎相似,...閱讀更多政府或需在策略上再作調整。事實上,疫情與流感已經成為地球風土病,『與病毒共存』根本是唯一出路,建議港府可早着先機,勿再猶豫。」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13日 公共衞生研究社召集人陳盈博士指出:「防疫日久,市民對社交距離政策逐漸疲怠。長遠而言,社會需要尋求高強度社交區隔措施以外的...閱讀更多防疫出路。近日本港再次出現零星感染個案,社會可能會重新聚焦於防疫政策。社會可趁此機會加快推動長者接種疫苗,以及培養社區未來面對零星爆發的韌性。」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10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政府恢復『回港易』配額安排,豁免廣東省以外的其他內地省市及澳門的香港居民返港檢疫安排,是好的開始。期望政府...閱讀更多方便之門,亦能盡快為本地業界打開,及進一步放寬限聚措施,為香港人解鎖。接納『與新冠病毒共存』,是香港唯一的出路,港府應盡快訂立策略,不要再慢十拍。」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9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昨天特首指出不可以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原因是『否則通關更無期』,而不是其他科學化...閱讀更多的原因。通關的首要對象是中國內地,估計是中央要求香港要繼續維持零確診才可和內地通關。這次特首高調否定了『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令各行各業提心吊膽。如果確診人數回升,又會再次停工停課,生計再次陷入危機。」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8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這兩天大家討論的『回港易』和『來港易』,為大家帶來少許安慰。當來港機制建立後,下一步...閱讀更多就是和內地當局商討北上免隔離通關的安排。畢竟進出香港仍有隔離檢疫安排的話,是沒有可能激活旅遊業的。」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7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防疫屏障概念的破滅所反映出來的意義很大。醫學界已發現大量已接種疫苗的人依然會感染...閱讀更多肺炎病毒,再傳染他人。接種疫苗可保護他人的說法已不合時宜,變成了只可減輕個人感染後的病徵。這與當初推出疫苗時的原意已完全不同,接種疫苗的責任也由公眾利益的角度大幅轉移到個人權利和自由,而個人的健康很大程度只由個人自己主宰。故此,我認為政府也不需再為各行各業的疫苗接種負上太多的責任或給予過大的壓力。」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6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世界各地進行大規模接種疫苗後,歐美多國已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抗疫模式,但香港政府並未與時並進,不但影響巿民...閱讀更多生計,同時亦正影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本人建議香港政府採納與病毒共存的概念,訂立清晰的退出防疫措施策略,轉守為攻,讓香港可盡快從疫情中重生。」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3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政府公佈將延長未來一年豁免或寬減36類收費的措施,庫房收入減少約20億,儘管牌費只佔營運開支一小部分,...閱讀更多但對百業待興的香港社會,多少有正面的鼓勵。特首即將發表施政報告,到底政府可否帶領香港走向復甦,能否小政府大承擔,我們拭目以待。」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2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昨天學校大致開學有序,在防疫上也沒有鬧出甚麼問題,但沒有學校申請恢復全...閱讀更多日課。申請恢復全日課的條件是七成接種率,但不少專家已經指出七成接種率需要進一步提高,甚至有說防疫屏障的概念已經爆破。那麼,七成接種率的理據已經不再成立了。我認為教育局可能需要進一步再考慮七成接種率的要求是否合適。」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9月1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正如開學是八月底的頭等大事,現在『谷針』成了政府口中的第一要務,我個人同意打針是相當重要的抗疫環節,不過...閱讀更多只由當局把這句話當口頭禪就未免太不可行了,尤其是面對這麽多行業等著解禁和免隔離通關,如果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疫苗上,這個籃子一旦又如其他氣泡爆破,那真是純屬人為風險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31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變種病毒肆虐,專家認為達致群體免疫根本難以實行,但港府卻繼續盲目谷針,以全民接種為目標,並有意推行『健康通行證』,...閱讀更多只准完成接種疫苗的市民進入部分處所。根據現行防疫限制,大部分食肆、戲院及美容院等尚未設疫苗要求的行業,很可能淪為盲谷針的目標。過去一年飽受疫情及防疫措施打擊的處所將雪上加霜,此舉完全是與民為敵,將百業趕上絕路,本人認為港府應三思。」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30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近日專家們不斷推高群體免疫的接種目標,甚至去到需要全民接種的程度,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現在全球也未有...閱讀更多一個國家可以達到如此水平,如果需去到這種極端程度才放寬防疫措施的話,即是說不會放寬了。現在全球的發達地區主要透過放寬防疫措施以復甦經濟,但香港偏偏反其主流而行,情況令人擔憂。」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27日 香港文職、管理及行政僱員工會主席李豐年指出:「香港疫情漸漸退減,市民亦開始討論應該在甚麼條件下恢復正常生活。隨著政府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和在8月向市民發...閱讀更多放第一期2000元消費券,市道即時暢旺起來,周末時不少商場及餐廳都大排長龍。看到香港經濟復甦固然振奮,但市民不應掉以輕心,否則一有缺口疫情隨時會捲土重來。限聚令的措施即使將來要作出調整,亦應是循序漸進及有條件下進行,例如可與疫苗的接種率掛鈎。政府可同時提供更多誘因鼓勵港人盡快接種疫苗,令市民明白這是向中央爭取通關和讓市民回復正常生活的最有效方法!」 特別通告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26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香港和新加坡雙邊『航空旅遊氣泡』計劃終止兩天後,政府專家袁國勇教授表示病毒變種已經『讓群體免疫幻想破滅』。此外,...閱讀更多政府之前提到在清零一段時期後,就會與大陸方面洽談免隔離通關的承諾。隨著暑假結束,所有幻想都會如氣泡般破滅。」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25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特首昨日強烈建議商界仿效政府強制員工接種疫苗,但商界普遍表示沒有必要。實際上,有些僱員擔心接種疫苗會影響健康,...閱讀更多而且有些人士已由醫生證明並不適合接種疫苗。如果某公司強制這類僱員去做自費檢測,必然令他們流失到其他沒有強制接種要求的公司,可能導致這些公司人手不足而不能正常運作。如果由公司去津貼檢測費用,又會導致成本上升,不利營運,阻礙疫後的經濟復甦。」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24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由於香港疫情持續平穩,不少市民已回復外出消費;失業率持續下降,當中零售業及餐飲業的情況明顯改善,加上政府...閱讀更多已開始發放電子消費券,相信會進一步支持本港經濟。早前被特區政府列為高風險地區的菲律賓及印尼,已接種疫苗的外傭有望周內入境香港。我相信限聚令亦應該放寬,讓香港經濟盡快恢復。」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23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香港和新加坡政府停止雙邊『航空旅遊氣泡』計劃的討論,原因是『兩地目前在疫情防控方面所採取的策略存在...閱讀更多差異』。雖然香港通關的首要目標為大陸,不可避免要採取與大陸類似的防疫策略,但是考慮到新加坡的地緣環境和社會情況與香港高度相似,我建議政府主動檢討及調整抗疫思維。」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20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根據上星期五香港民研公佈有關復課安排的調查結果顯示,小學和中學家長分別有71%和58%認為維持半日上課會導致不便。...閱讀更多另一方面,小學和中學家長分別有44%和71%贊成九月時恢復全日上課。雖然較多小學家長比中學家長感到不便,但有趣的是,小學家長比中學家長較少贊成恢復全日上課。可能小學家長認為雖然半日上課會導致較多不便,但因小學生未能接種疫苗,所以全日課較為危險。也有可能小學家長認為半日課所換來的是較多時間親子相處、參加課外活動、溫習和休息,所以就算是較多不便,也覺值得。」 特別通告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19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政府在本周二發現一個本地新冠肺炎個案,及認為近日海外疫情『威脅嚴重』,但竟然要待周五凌晨起,才收緊從海外地區到港人士的登機、...閱讀更多檢疫及檢測要求,即在『嚴重威脅』下居然有三天的空窗期。政府一邊口口聲聲要滅絕病毒,另一邊廂卻留三天時間讓危機擴散。這類南轅北轍,以慢打快的決策,只會把香港逼上絕路。」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18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本地新冠肺炎病例由零變一,雖然是一個間接輸入病例,但也揭示控制疾病傳播(尤其是呼吸性傳染病)的困難。一方面對要維持對新冠肺炎的謹慎,...閱讀更多另一方面又要在公共衛生的角度反思,科學地評估和平衡風險。100%滅絕病毒,100%接種,100%安全……這些字眼其實是閉門造車,紙上談兵。」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17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香港疫情持續好轉,但全球正爆發 Delta 變種病毒疫情。政府早前已透過傳媒預告,表明若爆發第五波,屆時很可能只容許D類處所...閱讀更多提供晚市堂食,作為遏止病毒在社區傳播的措施,另外B類餐飲處所員工需由8月19日起每7天檢測一次,方可由8月26日起在受聘處所工作,已完成接種疫苗的人士則可獲豁免。可見政府為『谷針』可謂絞盡腦汁,漠視食肆面對的嚴峻情況。若爆發第五波疫情,本人建議實行『宵禁』,這將比管制餐飲業更實際!」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16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暑假本應是旅遊業傳統旺季,但現在不少業界人士卻已經轉行,原因不是堅持不住,而是沒有前景。...閱讀更多反觀各大商場則人群密集,主題公園也佈滿了遊客。而一眾食肆,就想辦法多做生意,把一個盛宴分割成多個『衛星』聚會。偌大一個香港,最能夠堅持限聚的,就只有政府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13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美食博覽昨天開始,會場內人山人海。有了先前書展的經驗,相信香港人已經習慣了在人群之中做好防疫...閱讀更多措施。這是一個好現象,證明了只要做好邊境防疫,其實人群聚集的危險性也不大。因此本人希望政府能進一步防寬限聚措施。」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12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疫苗推出至今,全港市民合共接種了超過638萬劑新冠疫苗,已接種最少一劑疫苗的巿民約360萬人,佔全港12歲或以上人口的...閱讀更多52.9%。根據現時接種疫苗的情況,相信很快就會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配合政府有效的邊境監控,限聚安排理應有放寬的可能性。我期望政府不再以種種理由壓制飲食業的生存空間,以行動証明政府並非無能。」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11日 公共衞生研究社召集人、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學博士陳盈指出:「日前政府宣佈延長防疫規例,以回應國際間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日久,市民容易對防疫措施感到怠倦,...閱讀更多或會成為第五波疫情的缺口。隨著本港已有一半人口接種至少一劑疫苗,及早安排長者接種肺炎疫苗,並盡早讓公眾及業界知悉社區疫苗中心關閉後的安排,方為長遠之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10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世界各地的疫苗似乎應對不了病毒的變種,疫情持續擴散。香港政府對疫情防控的對策已經變得僵化,認為現時並無條件...閱讀更多大幅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並謂第五波疫情隨時爆發,及預告會在8月內開始收緊B類餐飲處所員工的定期檢測規定,繼續將小商戶生計作賭注。長此下去,巿民亦只能自求多福,每日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相信更勝政府安排。」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9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日前,香港政府決定再發放防疫基金,派三億多元給旅遊業紓困。政府曾說過不會再派發防疫基金,...閱讀更多但現在決定再派也算是一件好事。雖然金額上只是杯水車薪,但也總比永遠不派好。不過,旅遊業還是需要多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6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久守必失,近日澳門和內地均出現新冠肺炎個案,粉碎了持續清零這個理想概念。作為受傳統醫學訓練,以個體為服務對象...閱讀更多的醫護,當然希望防止任何病例的出現,但在面對全球性疾病時,允許與病共存才是科學的社會醫學態度。同樣地,連限聚都不能保證清零,那政府為何仍然迷信限聚令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5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昨日澳門發現了可能是由大陸回澳的交流團所引起的確診個案,即時作出了多項緊急應對措施。情況不禁令...閱讀更多香港人懷疑,與大陸通關是否安全。早前有些香港人認為,如果香港把疫情控制得好,就可以和大陸通關,經濟就會好轉。但現在的情況是,大陸的情況似乎比香港還要危險,我們是否繼續要求和大陸通關?」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4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踏入八月,坊間熱門話題自然是電子消費券。對於零售業來說,消費券無疑是強心針,使民生日用品的生意...閱讀更多大幅增長。但就飲食業而言,只有少部份食肆可用消費券結帳,再加上限聚令的約束,真正受益的商戶不算很多。同一時間,本地旅遊業仍然憔悴,加上內地筆少城市出現新冠肺炎病例,看來艱苦的日子還沒到頭。」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3日 獨立評論人潘麒智指出:「2019年12月31日至昨日,疫情為香港帶來共212宗死亡個案。近期內地因為航空管制出現缺口,疫情迅速擴散至15省巿。香港本地感染個案...閱讀更多雖然勉強遏止,但最近發現三宗個案均為香港居民由外地返港傳入,所以,在海、陸、空運輸管制等方面,仍需作高度戒備。」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8月2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消費券於昨天開始發放,在新聞畫面中所看到的,較多是有關零售和飲食業的消息。雖然零售業的反應感覺上比較好,...閱讀更多但實際效用仍需觀察一段時間才能證實。但無論如何,有些行業即使有消費券也沒有多大作用,例如私營教育中心業界和藝術文化相關行業,他們幾乎得不到消費券的任何好處,我希望政府能再多想辦法幫助這些被消費券計劃冷落的行業。」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30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今天香港國際旅遊展開幕,數字給我們啟示,香港以往平均每年有6000萬遊客,現在人數暴跌只餘千分之一。...閱讀更多邱騰華局長表示,本港旅遊業困境暫時無法逆轉,但業界可以把握時機準備及重整,從而吸引更多旅客。這番話的重點,是指業界短期內沒有希望,『準備』或『重整』只是典型的官腔。」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29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愈來愈多家長、教師和學生都認為9月開學應維持半日制上課。特別是小學方面,家長幾乎一面倒認為...閱讀更多半日制上課更加合適。況且,經過了3個學期,大家都適應了半日制的上課節奏。課堂進度雖然稍微落後,但家長卻有更多和孩子相處的親子時間,也可在課餘時更大自由地選擇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我希望楊潤雄局長能留意半日制給小學生帶來的好處,在新的學期,甚至是疫症過後依然維持半日制。」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28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目前疫情相對穩定,但許多受影響行業仍是度日如年,旅遊業一年半來用盡方法掙扎求存,到今已經山窮水盡。...閱讀更多一批講韓文的導遊領隊們,他們寧願到韓國超市去當收銀員,也不參加政府資助的『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營辦本地團。通關不成,這些從業員的遊業生計就沒有著落。」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27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早前經濟學人智庫指出,隨著全球經濟重啟,假如有些國家或城市未能恢復通關,或會令本身的商業...閱讀更多 中心地位永久受損,相信香港有很多行業都有同感。如果我們只為追求零確診,而比其他地區遲通關,必定會長遠影響香港的整體經濟。我希望政府及早轉變零確診的目標,以挽救香港經濟。」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26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在現場觀眾寥寥可數的東京奧運開幕式下,我們體會到疫情下的新生活方式。近日香港的疫情相當平穩,...閱讀更多偶有在海外的輸入個案也追踪處理得很恰當。數字上看,香港和內地疫情都控制得不錯。兩地免檢通關的安排是民心所向,時至今日,『與疫共存』不算新概念,現在是時候看當局如何將科學知識轉化為政治智慧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23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近日觀察市民日常生活,食飯行街的情況比較熱鬧,已經看不出大家對疫情有很大的顧忌。不過,這些現實生活中的活躍場面,...閱讀更多又恰恰和限聚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外圍因素令出關無期,只可留港消費,但又增加市民觸犯法令的風險。為政者不察民情的話,又怎能帶領社會步出困境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22日 就近期限聚令的執行方面,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本月17日傍晚,警方於銅鑼灣的一間餐廳外進行名為『松塔』的跨部門突擊封鎖行動,...閱讀更多向現場229人發出限聚令告票,罰款總共超過100萬。這不禁令人質疑,如果政府只是想降低感染風險,手法上是否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使用這麼多的警力呢?其實可否先派出兩三個警員去提示他們要遵從限聚令,然後才向不聽從指示的市民發出告票呢?而且在灣仔區的另一邊,正在進行人群洶湧千萬倍的書展,這也許會令人覺得『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21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隨著暑假的開始,本地大型的聚集活動陸續登台。過去一周的香港書展,人流雖稍遜上屆,但幸好沒有相關新冠肺炎病例出現,...閱讀更多也算是經歷了一次抗疫考驗,並在人流控制、人流追踪和已接種疫苗人士的通行便利等方面,提供一個市民參與商業聚集活動時的抗疫參考模式。唯一和過往不同的是,會展裡內地書商及內地顧客均大幅減少,香港這個『氣泡』何時可以與內地的『大氣泡』融合,還是遙遙無期。」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20日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會長梁立仁認為:「就現在對飲食業界的每枱人數限制和措施是可以接受。每枱人數和宴會人數亦都以接種疫苗和必須使用安心出行為基準而相應增加。...閱讀更多雖然未能放寬至正常水平,完全存在人數限制,但相對整體經營環境是有所增長的。而單一對酒吧/卡拉OK行業而言,客人在必須接種疫苗才可進入處所,某程度上仍存在極大的限制。對整體業界的復蘇需要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因應全球出現不同的變種病毒,雖說沒有本地感染個案發生,但每天也有為數不少的輸入個案,當局對於業界的限制措施及限制人數已連續三周沒有改變。相信以上限制,需要待接種率達一半或七成以上,才有機會有所改變。總結而言,只要當局可再加緊外防控制,加大力度阻截外防輸入。對於本土的防疫措施及限聚人數,是可以再進一步放寬。」 特別通告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19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今天開始,英國正式對已完成疫苗接種的國民取消隔離限制。此舉必定令英國的旅遊業、商貿及其相關行業快速復甦。...閱讀更多雖然現時英國每日確診人數依然近五萬人,但他們已經不以確診人數為放寬防疫措施的依據了。回望香港,我們還繼續以『清零』為目標,只要有一宗確診個案,就緊張得要命。在防疫的思維上,我們不是太落後了嗎?」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16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與一個月前相比,近日新聞中關於本地新冠肺炎的報導少了很多。相對地,『疫苗』和『通關』安排則不時被提及。特首亦提及...閱讀更多與內地免隔離通關的兩個條件,包括疫苗接種率達70%,以及需維持『外防輸入』的防控策略,巧妙地把疫苗與通關扣上了循環因果關係。但是,對旅遊業來說,70%更像是目前的失業比例。政府官員看到的是數字,但業界看到的是末日。」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15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去年因疫情關係,政府先把書展延期,最後更取消了。不少書商其實是靠每年一度的書展來維持收入,所以在今年書展...閱讀更多當中,不少出版商已經不在了,可見去年防疫抗疫基金在文化出版業的資助是嚴重不足的。對於教育界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打擊,因為可供教育機構和家長選擇的書籍已經減少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14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香港書展作為暑假期間的首個盛事,對疫情下的人流管控將是一個挑戰,傳統上每年八月直到翌年農曆新年,是零售...閱讀更多市道的黃金時段,一眾商戶如何在疫情下把生意做好,取決於政府在政策上的務實安排,和會否放鬆限聚措施。既然特首也認為目前香港抗疫的經驗和能力均已提高,那又何必繼續嚴厲限聚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13日 嶺南大學和富李宗德諮詢及輔導心理學研究中心陳靜雯教授指出:「在社會及流行文化中流傳著多種關於疫苗接種的誤解。相比起對恢復正常生活的期望,...閱讀更多對害怕感染而接種疫苗不單只是動機的不同,而且在生理上亦可能產生不同的效果。有關免疫的行為醫學研究表明,壓力會直接影響疫苗接種後的抗體產生數量,從而大大降低其有效性。雖然數據顯示香港人目前面臨多重壓力,但政策制定者除了關注的一般的疫苗接種情況外,還可以考慮到疫苗接種期間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以加強疫苗的有效性。」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12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前天,新加坡政府將『旅遊氣泡』易名為『旅遊走廊』,與現時香港的旅遊相互出入境措施的名稱不一樣。...閱讀更多新加坡聲稱是因為『氣泡』容易爆破,所以需改一個更適當的名稱。香港現時除了有『旅遊氣泡』,還有『疫苗氣泡』,港府是否需要考慮一併更改『氣泡』這個名稱呢?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所承認的疫苗在上星期開始,也和香港不一樣。他們再不承認科興疫苗,意味著『旅遊氣泡』的措施將會遇到極大阻力,屆時可能只有復必泰的接種者才可進入新加坡,而且可能還有更多國家宣佈不承認科興疫苗,科興疫苗的接種者可能白打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9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本港雖然連續三十日新冠肺炎本地零確診,但新一輪社交距離措施只作微調放寬,並維持限聚令、口罩令、餐飲場所等社交距離措施,...閱讀更多而餐飲業務亦繼續維持現時的規定及限制。按現時離地的安排,相信措施往後仍會選擇性以『唧牙膏』方式微調。我希望巿民繼續包容,勿作無理反對。」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8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上星期透露,政府正在研究,如果疫苗接種率在九月達到一定水平的話,就可以讓中學回復...閱讀更多全日制。經過了年半的疫情,有些家長漸漸認為半日制更適合孩子,因為孩子們可以在下午有更多時間消化功課、自己溫習和參與其他校外的課餘活動。這班家長可能認為接種疫苗是不必要的,或者不會讓孩子接種疫苗。我認為局長需要回應他們的訴求。」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7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對於在香港營商和生活的人來說,限聚已經變成生活必然的一部份,也是可見未來的必需品。目前政府仍然堅持較...閱讀更多為嚴格的限聚措施,民眾的反對聲音同樣是常態的一部份。受限聚令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人群,依然服從法令。然而,他們也需要盡量利用邊緣空間為自己謀生存。」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6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於上星期六指出,正考慮中學疫苗接種率達到一定水平後,可恢復全日課堂。我相信家長們都希望...閱讀更多局長能與專家磋商到一個合理而現實上可達到的接種率目標,令所有中學都可在九月回復正常全日運作。至於小學及幼稚園,因學童年齡不適合接種疫苗,所以局長指新學年只能維持半日上課。這樣的話,家長將會相當失望,因為小學和幼稚園將不能在全球疫症消失之前回復全日課堂。」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5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香港政府急於盡快落實粵港澳通關,可惜,本地卻再現初步確診個案,令通關事宜再添變數。事實上,香港疫情近期已經回落...閱讀更多,但政府卻『企硬』維持4人限聚,反而急急安排落實粵港澳通關,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亦令人再次懷疑『限聚』的真正用意。我期望政府認真審視限聚令對公眾生活的影響,盡快讓香港重回昔日繁榮正軌。」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7月2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政府宣佈6月24日起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宗教聚會、無食物供應的婚禮、股東周年大會等,獲放寬至場地容量50%,...閱讀更多如2/3出席者已接種一劑疫苗,可放寬至100%;本地旅行團亦放寬至100人;食肆維持A/B/C/D模式,其中C類食肆(員工接種一劑疫苗)顧客人數上限由座位數目一半上調至75%;D類食肆(員工完成接種兩針疫苗14天,2/3顧客已接種一劑疫苗)顧客人數上限由75%上調至100%、每台人數上限放寬至12人、宴會人數放寬至180人;酒吧、夜總會等每檯人數放寬至4人;派對房間、K房等每檯人數放寬至8人,公眾及私人泳池人數上限,由現時容納人數的30%放寬至50%;健身中心的訓練小組房間內所有成員如已接種疫苗,成員間有足夠距離,可不戴口罩做運動;四人限聚令維持。我認為政府以選擇性方式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已經令到不少飲食業界人士非常無奈。我期望政府在港澳通關前,可主動再放寬限制,令香港各行各業都可重回正軌。」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30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我以前提過,疫苗接種和免隔離通關是目前緩解民困的關鍵,也是一對互為因果的循環因素。商界目前已為推動疫苗接...閱讀更多種提供了很多誘因,而政府也在謹慎地調整通關條件,市民樂見其成。市民現時需要謹慎應對變種病毒,而政府就要小心管制來自高危地區的人士。現在抗疫已經到了曙光初現的時刻,無論政府、業界還是市民大眾,都需要以大局為重,汲取教訓和經驗,以免千里長堤,潰於蟻穴。老實說,香港已經沒法再承受多一次疫情打擊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29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儘管社會近日廣泛談論變種病毒,但暫時沒有病毒傳染的跡象,市民不必過份擔憂。自從上星期四政府放寬了限聚措施...閱讀更多之後,經濟活動似乎沒有明顯活躍,我相信是因為放寬的幅度實在太細。我估計政府防寬措施目的只在谷針,並不在於帶動經濟,這是業界不樂意見到的。」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28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飲食業界對於政府上周四(24日)開始的政策,認為只是戰略放寬,未能讓整個飲食業界受惠,因為現時C類餐廳...閱讀更多不足一千間、D類亦只有19間,只佔全港所有食肆總數的5%至6%。政府若不放寬A類及B類餐廳,其實根本等同沒有放寬。倘若要整個業界接種疫苗才全面放寬限制,便是為了谷針,會令業界不滿。」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25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香港政府對旅客放鬆檢疫,令變種病毒又再出現,究其原因,是因為特區政府沒有從自己和其他地方的錯誤中學習。...閱讀更多現在政府責無旁貸,只有透過檢討漏洞,加強邊境檢測才能防患未然。」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24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昨天出現一宗疑似本地確診個案,極有可能中斷連續十數日沒有本地個案的局面。但無論如何,九成以上市...閱讀更多民依然覺得目前的限聚措施過緊,可能因為大多數市民認為個別個案不會導致大規模感染,而且現有限聚措施已經足夠減低感染風險。可能有人認為新感染個案與周一公佈的放寬措施有關,但事實上,放寬措施是在今天才開始實行,與昨天出現的疑似本地確診個案沒有因果關係,市民無需過份擔心。」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23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政府周一公布放寬部分防疫措施,包括上調各類餐飲處所人數的限額。儘管實際受益的食肆佔整體飲食業的比例不大,...閱讀更多但對於飲食業仍有正面的鼓勵作用。此外,政府將縮短已接種疫苗並有抗體的抵港居民所需的強制檢疫期,可以說是步向正常生活的第一步。政府適宜早日和週邊地區建立有效溝通渠道,並結合『疫苗護照』和『健康碼』等防禦機制,防止再現輸入個案。」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22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政府昨日終於宣佈放寬防疫措施,這早就應該做了。可是,業界普遍反應不大,因為只是杯水車薪。食肆依然維持四類複...閱讀更多雜的分類,只是放寬了要求最嚴格、最難做到的C及D類。況且,酒吧及卡拉OK的限制依然極大,幫助非常有限。其實,現在社區中已多日無本地確診個案,我認為政府絕對有條件更大幅度地放寬防疫措施,讓市民過更正常的生活。」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21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香港已經連續13日沒有本地個案,近期也只有零星由外地輸入的個案,證明政府的邊境防控策略尚算成功,於境內亦有效防止...閱讀更多疫情傳播。我期望政府能夠盡快回應民意,放寬社交距離限制。我亦希望政府留意病人需要,加快放寬探病限制,讓病人早日與家人『團聚』。」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18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香港第四波疫情接近尾聲,因疫情緩和,已暫停的非預約診症服務亦逐漸恢復正常。不過,有長期住院的病患者家屬表示,...閱讀更多政府至今仍未放寬探病安排,是非常不人道的。我希望政府可以考慮讓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家屬,有限度地到醫院探病。」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17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教育局正在諮詢學校,嘗試安排醫護人員到校,為學生接種疫苗,但這次安排應該會遇上...閱讀更多很大困難,因為要求學童接種疫苗的決定頗具爭議性,而不少家長都不放心讓自己的孩子接種疫苗。如果家長知道是學校安排醫護人員到校接種的話,恐怕會對學校有所反感,所以最好還是讓家長自行帶學童接種疫苗。」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16日 香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政府官員一改過往的嚴謹作風,建議市民在完成雙重檢測兼已接種疫苗的前提下,於出境時可減少或...閱讀更多免除隔離檢疫,並表示這將成為未來常態。同時,如果疫苗接種率提高,社區得到較好保障,政府可以放寬部分隔離措施。這些建議確實可以紓解經濟和民生的困境。我們希望政府可以腳踏實地,為這些措施做好準備,包括與周邊地區政府做好協調、完備接種疫苗和檢測記錄,以及與非本地機構做好技術細節的對接等。」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15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現在的每日感染人數已經很低了,政府已沒有必要維持限聚措施,因為社區中...閱讀更多差不多已沒有受感染者,只需在邊境做好防疫,不讓任何一個受感染者走進社區,就已經是足夠又有效的防疫措施。」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11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政府嚴格把關,堵截變種病毒傳入本港,策略算是非常成功。所以,限聚令應可進一步放寬,提升現時的限聚人數。不過,飲食業界就...閱讀更多非常不滿政府有關ABCD區的安排,認為是設計混亂、欠缺邏輯、政策離地。由4月29日到今天,只有極少數業界能做到D區的安排。這樣,飲食業將面對更大的倒閉風險。我建議政府從善如流,馬上調整現行政策,勿再執迷不悟。」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10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日前有輸入個案漏入社區,反映政府的邊境防疫安排存在很大漏洞,有必要極度小心檢討有關安排以免走漏任何一...閱讀更多個確診個案,因為我們已經不能承受再多一波疫症。從來多波爆發的疫症都是因為輸入個案引起,所以只要政府做好邊境防疫,我們就有條件放寬境內的限聚措施,鬆開香港經濟的捆綁。據悉南韓政府已開始和其他國家商量實施旅遊氣泡,研究如何容許已接種疫苗的市民出入國境。港府應加入磋商之列,把握重振本港旅遊業的機遇,以及提供市民外出旅遊喘息的機會。」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9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許多絕望的旅遊業人士認為,現階段唯一的掙扎便是搞好『本地遊』這個吊鹽水工程。他們對廣州和深圳有病例並不恐慌,...閱讀更多因為當地有相當高效率的管控措施,反而對香港政府未能做好疫苗接種頗感失望,他們呼籲政府進一步加大疫苗接種覆蓋,否則今年免隔離通關無望,業界倒閉有期。」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8日 青年創新企業家協會副主席楊炳昭指出:「政府早前宣布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延長14天,適用於餐飲業務和表列處所的規定和限制,包括體育處所。政府亦宣布...閱讀更多維持群組聚集和佩戴口罩的要求。我認為現時措施對於『體育處所』其實過緊。對於一些高強度訓練者及教練而言,4人的訓練小組或課堂要求他們全程佩戴口罩訓練實在是十分難受的,也有機會因為空氣侷促而造成休克,我建議可放寬至8人或以上的課堂才需要一些較嚴格的規定和限制。」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7日 天水圍社區關注組成員王繼祖指出:「新一輪變種病毒始於天水圍社區,令不少天水圍的街坊都非常擔心,政府和巿民都應留意。我建議政府暫停『回港易』和...閱讀更多巿民減少不必要的活動。如果市民必須外出,則應如實填報『安心出行』,讓政府準確掌握資訊,作出適當的政策安排。雖然大家都對取消限聚令有一定渴求,但可惜疫情太反覆,巿民應該先好好保持個人衛生,減少不必要的活動,方為上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4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在經濟和民生角度,何時能夠解禁和實施免隔離通關一直是討論焦點。儘管本地疫情相當穩定,但內地的小爆發...閱讀更多令免隔離通關的討論變得遙遠,此時政府應該抓緊機會檢討限聚令,不管是從大眾民意或是各行業的實際營運出發,現階段的限聚尺度不受支持。作為香港社會抗疫的關鍵措施,限聚令應該是我們對抗新冠肺炎的保護網,而現在這個保護網其實更像一道緊箍咒。」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3日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會長梁立仁認為:「政府現階段應該放寬酒吧、卡拉ok、夜總會等處所的硬性疫苗規定,並與一般餐廳食肆睇齊,...閱讀更多不需要強制接種第一劑疫苗。我們已經多次提出,政府提高市民對接種疫苗的信心,是責無旁貸的,而控制疫情亦不應與某類行業的限聚措施相互捆綁。如果當局打壓正規持牌處所,只會適得其反,導致更多無牌處所出現,製造社區隱患。政府應認真聆聽市民的聲音,不要再為達到某個目的,自圓其說,罔顧民意的聲音和業界的生死。」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2日 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指出:「限聚令影響了香港不少商業活動,當中飲食業最受影響。雖然政府設有ABCD四種劃分,但共用空間仍然存在...閱讀更多,根本沒有太大分別。我認為隨着疫情緩和,限聚令應該要放寬,尤其紅、白二事等大型聚會,回復十人一枱亦不為過。」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6月1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昨天(5月31日)林鄭特首宣佈第四波疫情已完結,與袁國勇教授在周六的說法一致。政府推出多項谷針新措施,...閱讀更多但沒有宣佈放寬限聚令。我認為只宣佈第四波疫情的完結而不放寬限聚措施,對社會和經濟而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宣佈第四波疫情完結後但又收緊限聚措施的話,則不宣佈完結會更好。根據袁國勇教授所說,第五波疫情在未來是必然發生的。若是的話,則繼續維持這般嚴緊限聚令的實際作用不會很大。香港人已經失去了很多,包括陪伴香港人成長的戲院、卡啦OK,還有其他具香港特色的不同地方及店鋪。數據已顯示有90%香港人認為限聚措施過緊,還不放寬限聚令的話,香港人還要失去多少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31日 香港文職、管理及行政僱員工會主席李豐年指出:「疫情在變,世界也在變,政府與時並進,因應外圍環境調整政策亦無可厚非,...閱讀更多但要得到巿民支持,實在需要加強宣傳和教育。現行限聚措施令到不少靠兼職維持生計的人受到影響,業界推動亦有一定困難,政府仍有改善空間。」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28日 中科監察主席潘焯鴻指出:「香港限聚令措施﹐由原本相對容易明白﹐漸漸就像食肆ABCD餐般﹐越搞越複雜。從業界不甚認同相關限聚措施﹐...閱讀更多可以看到政府在決策的諮詢和溝通工作上的不足。如果與外國相比﹐外國會預先設定不同情況下的措施﹐讓公民對政策有預視性和相對容易明白。香港抗疫清零目標一直海市蜃樓﹐與限聚令一脈相承﹐難以捉摸。」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27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今天認為防疫措施太緊的市民達到96%,是調查的歷史新高,但政府竟然公佈現行的限聚措施不變,延續兩個星期,...閱讀更多相信這個決定是和全港市民的意願背道而馳的。本人認為政府需要盡快安排回復常態的措施,最少也要放寬和經濟最相關及影響不同行業的限聚措施。在教育方面,中小學校已進入考試季節,之後就是暑假,現在回復全日制已經意義不大。教育局應該鼓勵學校盡快安排學生於暑假期間回校上課,才可幫助學生追回落後的學習進度。」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26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近日本港和廣州各有確診病例,令早日通關的期望再次破滅,當中政府公佈『回港易』的安排,信息混亂,...閱讀更多也側面反映政府的危機應變能力偏低,令人不禁要問:『一個牽動成千上萬人回港的安排,為何沒有對有可能出現的危機進行適當評估?』。在高位者,如果只是滿足於做好一份工,而沒有全心投入為市民切身處地謀福利,那又如何取信於民,在民主世代帶領大家走出困境,步向光明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25日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會長梁立仁認為,「酒吧業界一直配合政府的防疫抗疫措施,並呼籲業界人士遵從指引。可是,4月29日復業至今的情況,...閱讀更多已印證了復業的條件過於嚴苛。要求員工接種第一劑疫苗和顧客必須使用『安心出行』都是可操作的。但要求顧客接種第一劑疫苗,卻不可行。聯會統計,這段時間的生意額衹能達到正常時期的10%,當局似乎高估了市民對光顧酒吧和選擇接種疫苗的意慾。懇請當局兌現承諾,真正為業界著想,放寬有關限制,在抗疫與我們業界人員生計之間取得平衡,拯救我們的行業。」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24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疫情至今已經持續超過一年半,一波又一波的爆發,幾乎都是由外地傳入,如果政府繼續把關不力,...閱讀更多不好好地對所有從外地來港人士進行嚴格檢疫,就算香港巿民嚴守限聚令,兼全體注射疫苗,根本都不會對防疫有大幫助。變種病毒一樣會透過境外輸入影響香港,巿民做足做齊政府的指引都無補於事。我期望政府向來港人士實行更嚴格的檢疫措施,甚至要求所有來港人士需接種疫苗,及實施更長檢疫期,避免變種病毒侵襲巿民。」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21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截至昨天5月20日,香港已經踏入第27日無源頭不明個案。我認為A、B類的食肆防疫措施,應該盡快鬆綁並提升到6-8人一枱,...閱讀更多好讓營商環境得以恢復。此外,政府亦應繼續做好把關工作,勿讓疫情由海外再度傳入香港。」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20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抗疫信息充斥市面,市民對限聚變得『冷淡』。雖然他們知道現在可以做的不多,但仍然希望政府能夠給出一個方向。...閱讀更多目前的限聚措施,確實改善了中小型食肆的生意,不過大型酒樓乃至整個旅遊業,還是度日如年。在晚上,傳統遊客區油麻地和尖沙咀,市面慘淡冷清,關門和空置的店鋪隨處可見。香港人向來以頑強見稱,經歷磨難後一次次走出困境,我們可以愁坐危城,但不代表政府可以一起坐吧。」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18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建議:「自從上星期二政府宣佈5月24日後全部學生回校上課,但其餘限聚措施維持不變後,...閱讀更多認為限聚措施太緊的人數比例進一步上升至92%,而且一星期內有兩日更達到歷史新高的94%。這個數字令人擔憂的是,上星期只有兩成人滿意政府的防疫安排,現在太緊的防疫措施有可能令市民對政府的滿意程度繼續下跌。本人希望政府能審時度勢、從善如流,在各個行業處所中的限制措施都能放寬,進一步鬆開香港經濟的緊箍咒。」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17日 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會長梁立仁認為,「政府要求客人離座需佩戴口罩的措施經已足夠,何須設立時間和人數限制?限聚令對酒吧業界要求嚴格,...閱讀更多包括要求顧客打針,是歧視也是不公平的,根本是不能接受的條件。新規定實施兩星期,業界的生意只及往時的一成,莫說生意,連生存也不可以,新規定對酒吧業界根本沒有任何幫助。」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14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政府以『疫苗氣泡』為基礎的新措施由4月29日實行至今,執法部門與各界別對相關法例仍在摸索當中。...閱讀更多變種病毒來勢洶洶,但本地感染個案就維持在低位數字。因此,針對疫情發展,政府似乎應從外地入境人士加強檢測着手,而非以限聚令懲罰香港巿民。我期望香港政府會進一步放寬限聚人數,讓巿民重過正常生活。」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13日 前線衛生督察工會主席阮佩卿呼籲業界人士多多包容,她說,「執法的前線員工與全港巿民是同步接收『疫苗氣泡』資訊的,由於法例相對複雜,...閱讀更多大家都需要時間理解。現階段是教育期,執法人員會先協助巿民和食肆理解執行上的細節和技術問題。由於前線同事人手有限,希望業界人士多多包容。」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12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隨著近日出現較少個案以及連續數天本地零感染,市面氣氛已經變得較為熱鬧。雖然政府目前的取態還遠遠沒有和...閱讀更多市民期望對接,但已經相對開放。反觀不少行業仍然因為須要遵循限聚令的規限而疲於奔命,例如大型食肆和旅遊業,限聚令已成為一道緊箍咒。希望政府可以就這些對聚集人數相當敏感的商業活動做好具前瞻性的安排。」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11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認為限聚措施太緊的市民已連續多日保持在極高的水平,反映市民認為限聚措施是不必這麼緊的。...閱讀更多政府已經連續多月呼籲市民注射疫苗,但市民注射疫苗的比例一直都是處於很低的水平,只有不足百分之二十。我相信很多市民認為現時沒有必要去注射疫苗,是因為他們認為現時的防疫措施已十分足夠。可以思考的是,如果政府想多些市民注射疫苗,是否可以考慮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呢?」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10日 香港調酒師公會主席侯翠珊指出,「因為限聚措施分類太多,而且朝令夕改,坊間很多食肆在執行上都相當困難,加上每個政府部門的執法準則都不一樣,...閱讀更多令飲食業無所適從。正式持牌場所處處受制,導至很多客人轉去沒有持牌的夜店消遣,與業界所想的背道而馳,亦令行內人更難生存,很多員工亦會因為被迫接種疫苗而選擇轉行。我希望政府正視問題,多理解民間聲音。」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7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抗疫政策亂七八糟,加上華大基因失職,令染毒者自由地遊走社區當中,進一步危害社會,變種病毒令第五波變得更兇猛,...閱讀更多限聚令已經失去原先的意義,此絕非香港巿民所願。現在領導抗疫的班子,如果願意及早聆聽及接受何柏良醫生的進言,疫情應該不至於此。」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6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近幾天本地染病個案數字並不高,但變種病毒株的威脅就為公眾帶來壓力,而更多市民關注接種不同疫苗的副作用。...閱讀更多近期的限聚分級措施,只是把飲食業界的簡單問題複雜化,四人一枱對比把十二人一枱分三份,在營運上不能簡單視為數字的差別。在消費模式、客人數目和營運成本上,飲食業的處境並沒有大幅度的改善,本來希望疫情放緩可以帶動一些本地消費,看來這個期望已經再次被見步行步的政府磨滅了。」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5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指出,「雖然政府在上星期放寬了防疫措施,但認為防疫措施太緊的市民依然連續多日佔極大部分,...閱讀更多可見防疫措施的放寬程度並未能達到市民的期望。我建議政府於短時間內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特別是放寬中小學、幼稚園及補習學校的學生人數比例,由三分二增加到全數學生都可以回校上課,但可先維持半天上課。這將有助追回學生在臨近學期完結前的學習進度,也可減輕家長和教師的壓力。」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5月3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疫苗氣泡新措施一浪接一浪,條款改完又改令人混淆,民間對新措施劣評如潮。...閱讀更多為免民怨升溫,我建議政府多派官員到坊間考察,仔細考慮實際情況和執行新措施的可行性後,方推行這些新措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份
日期 評論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30日 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指出,「雖然業界已經非常積極配合新的限聚措施,無奈分類太過複雜,執行上難以適從。...閱讀更多政府似乎沒有充分考量實際情況,因此客人和從業員都需要時間消化。我認為限聚人數仍可放寬,希望政府理解民間的實際情況後,可以從善如流。」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29日 香港專業拉丁舞蹈學院校長及藝術總監吳森雋指出,「控制疫情主要靠巿民自律,只要大家注重公共衛生,自覺戴上口罩,...閱讀更多情況必定會有改善。政府放寬限聚令對飲食業界是非常好的安排,新規定亦能令多個行業增加出路。不過,我認為限聚人數仍然太緊,如果可以上調至8人以上,相信會更加理想。」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28日 中科監察研究員潘麒智指出,「政府的限聚新措施變得愈來愈複雜,而條件仍然太嚴苛,業界執行的阻力仍然會很大。...閱讀更多由於政府是在昨天4月27日公佈新措施,估計在業界和市民消化後,民情仍然會有變動。」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27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認為限聚令太嚴的市民漸次迫近100%,希望政府不會視而不見,加上外來的變種病例在香港門外徘徊,...閱讀更多一方面收緊外源性輸入的渠道,另一方面緩解本地限聚的尺度,應該是刻不容緩的措施!在這兩方面沒有確切修正之前,政府近日強調的旅遊氣泡只是遠水難救近火。」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26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建議:「市民認為限聚措施太緊的人數已連續多天超過八成,政府應讓學校進一步開放所有班級回校上課半日,...閱讀更多也讓補習社可開放所有容額進行教學,以減輕家長長期照顧家中小孩的壓力,也讓學生的學習效能有更好的效果,也讓老師的教學工作更得心應手。」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23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本周的證實病例數變化幅度不小,而限聚指數和政府限聚人數的差別卻相對穩定,過去一個月平均差距接近九人,...閱讀更多顯示市民期望和政府限聚令之間有一個持續的心理距離。不知政府是否有決心去理解和縮小這個差異,令社會訴求得以體現。畢竟限聚令不應只是醫學角度的推測,更應該是醫學、民生和在政府抗疫信心的綜合體現。」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22日 香港教育中心商會副主席任偉豪先生指出,「市民於4月22日認為限聚令過緊的比例已激增到疫症以來的高峰,達到百分之九十四,...閱讀更多反映市民極度不滿多月以來過緊的防疫措施。這極大程度反映現時的防疫措施與疫症的現況已完全不合比例。政府應以這些數字作為參考,盡快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以回應全港市民的訴求。」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21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持續兩天的偏低確診數字,令更多市民認為限聚令太緊,建議限聚人數回升到14.1。...閱讀更多但我留意到這兩天的輸入個案其實是很多的(18日29例,19日11例),考慮過人群基數的差異,我可以斷定來港人士患病機率是極其高的,政府實在需要加強封堵病毒的輸入途徑,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20日 復興經濟民生大聯盟發言人章彤輝博士指出,「主流社會意見認為政府限聚太緊,是源於市民日常的生活和商業營運所受的困擾,超出了他們可承受的範圍。...閱讀更多隨著疫苗接種的人數增加,更多市民會認為聚集限制應該放寬。我呼籲醫學界能夠務實地評估風險,善用積累下來對新冠肺炎的防治經驗和智慧,協助香港回復正常的生活及工作秩序。」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19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經理 (研究及實作) 李偉健解釋:「隨著疫情數字在過去週末期間回升,今日的『限聚指數』明顯下跌至8.7,...閱讀更多而分別有42%和41%市民認為現時限聚令太緊和太鬆,整體大致回到三月中的水平。疫情反覆,香港民研上星期五開始進行第八次基準調查,完成後會更新『限聚指數』的基礎運算,以更準確反映政府最新政策的民意民情反應。」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16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數據科學經理戴捷輝解釋:「今日的『限聚指數』為14.3,並有87%市民認為現時限聚令太緊。...閱讀更多疫情數字近日略為回落,適逢政府公佈食肆和酒吧的『有條件放寬措施』,香港民研會於今日開始進行第八次基準調查,為期約一周,然後便會更新『限聚指數』的基礎運算,以更準確反映政府最新政策的民意民情反應。」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15日 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醫生有以下見解:「我個人觀察,在香港限聚令的收緊或放鬆,是政治決定,和經濟考慮。...閱讀更多與科學、醫學或民意似乎『沒有直接關係』。」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14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解釋:「因為確診個案不變,今日的『限聚指數』繼續是11.4,...閱讀更多有69%市民認為現時限聚令太緊,明顯希望盡快放寬限聚措施。政府昨日宣布有條件放寬食肆的限聚措施及和酒吧復業,香港民研會盡快進行第八次基準調查,更新『限聚指數』的基礎運算。」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13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解釋:「今天政府召開記者會宣布構想放寬食肆的限聚措施及有條件容許酒吧復業,市民的反應負面,...閱讀更多懷疑政府要藉此迫令市民下載使用『安心出行』。今天的『限聚指數』數值是11.4,有69%市民認為現時限聚令太緊,政府公布的方案,明顯與市民的期望有極大差距」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12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就最新的限聚數字和運算方法再作解釋:「今天的『限聚指數』數值是11.4...閱讀更多,並有69%市民認為現時限聚令太緊,明顯希望放寬限聚措施。此外即日開始,香港民研每日發布的『限聚指數』新聞公報,會漸次加入更多數據和解釋,例如是限聚人數的模擬運算上限值,方便各界參考。」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9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解釋:「今天的『限聚指數』是 11.4,超越現行限聚令 7.4 人...閱讀更多,有 69% 市民認為現時限聚令太緊,顯示大部份市民希望放寬限聚措施,但強烈程度就是三天以來最低,明顯是因為確診個案緩緩回升至雙位數字有關。」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8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數據科學經理戴捷輝解釋:「今天的『限聚指數』是14.1,比『限聚令』人數為高...閱讀更多,亦有高達84%市民認為現時限聚令太緊,即只有八分一市民接受現時的限聚程度,反映市民期望政府放寬『限聚令』。自今年三月中起,限聚指數一直維持在10人以上,政府應在平衡疫情風險後,考慮逐步放寬限聚人數。」 新聞公報 結果簡報
2021年4月7日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解釋:「今天的『限聚指數』是14.3,超越現行限聚令10.3人...閱讀更多,有87%市民認為現時限聚令太緊,明顯希望盡快放寬限聚措施,希望政府可以從善如流。即日開始,香港民研每日會以新聞發布形式公告『限聚指數』,敬請留意。」 結果簡報
Google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