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研首次發放社會幸福指標調查及最新限聚指數和立法會選舉調查計劃 (2021-11-15)

2021年11月15日香港民意研究所發佈會 – 傳媒參考資料

發佈會直播

講者:
鍾劍華 –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
鍾威麟 – 資深社會工作者
戴捷輝 – 香港民意研究所經理 (數據科學)
鍾庭耀 – 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 —- 公佈選舉調查安排

詳細結果

 

特別宣佈

香港民意研究計劃(香港民研)前身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港大民研)。公報內的「民研計劃」指的可以是香港民研或其前身港大民研。

為配合香港社會環境的最新發展,民研計劃由2021年10月開始新增兩項全新的定期調查,分別為(一)社會政策滿意程度及(二)社會幸福指標。首次社會政策滿意程度調查的結果早前已經公佈,而今天則公佈社會幸福指標調查結果。

公報簡要

民研計劃於十月底至十一月初由真實訪問員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方式成功訪問了1,004名香港居民。調查顯示,在十個指定範疇中,市民對於人身安全的評分最高,以0至10分評價,評分為6.06分。另外,市民亦偏向認為香港人享有個人自由和有合適就業機會,評分分別為5.56和5.51分。其餘社會幸福指標則錄得低於5分,顯示市民的評價偏向負面。以下五項指標介乎4.20至4.85分,反映市民認為香港人未能免於恐懼,弱勢社群得不到足夠保障,兒童成長不太快樂,司法程序不太公正,香港人未能安居。最後兩項指標更錄得低於4分,分別只有3.97和3.80分,即認為香港人並非生活無憂無慮,亦缺失頗多政治權利。調查的實效回應比率為50.1%。在95%置信水平下,調查的評分誤差不超過+/-0.27。

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29/10-3/11/2021
調查方法 由真實訪問員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訪問
訪問對象 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
成功樣本數目[1] 1,004 (包括503個固網及501個手機樣本)
實效回應比率 50.1%
抽樣誤差[2] 在95%置信水平下,評分誤差不超過+/-0.27
加權方法 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的統計數字以「反覆多重加權法」作出調整。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統計數字來自《二零二零年年中人口數字》,而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及經濟活動身分統計數字則來自《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 主要統計數字》(2020年版)。

[1] 數字為調查的總樣本數目,個別題目則可能只涉及次樣本。有關數字請參閱下列數表內列出的樣本數目。

[2] 此公報中所有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各自計算出的誤差範圍會包含人口真實數字。由於調查數字涉及抽樣誤差,傳媒引用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最新數據

以下是十項社會幸福指標的最新數字:

調查日期 29/10-3/11/21
樣本數目 596-609
回應比率 50.1%
最新結果 結果及誤差
人身安全 6.06+/-0.24
享有個人自由 5.56+/-0.24
有合適就業機會 5.51+/-0.18
免於恐懼 4.85+/-0.26
弱勢社群得到保障 4.78+/-0.22
兒童快樂成長 4.76+/-0.21
司法程序公正 4.53+/-0.25
安居 4.20+/-0.22
生活無憂無慮 3.97+/-0.22
享有政治權利 3.80+/-0.27

社會幸福指標調查顯示,在十個指定範疇中,市民對於人身安全的評分最高,以0至10分評價,評分為6.06分。另外,市民亦偏向認為香港人享有個人自由和有合適就業機會,評分分別為5.56和5.51分。其餘社會幸福指標則錄得低於5分,顯示市民的評價偏向負面。以下五項指標介乎4.20至4.85分,反映市民認為香港人未能免於恐懼,弱勢社群得不到足夠保障,兒童成長不太快樂,司法程序不太公正,香港人未能安居。最後兩項指標更錄得低於4分,分別只有3.97和3.80分,即認為香港人並非生活無憂無慮,亦缺失頗多政治權利。

Google Translate »